十一月是煉靈月,特別為亡者祈禱;堂區活動逐漸恢復正常,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神父叮嚀
看見上主為我們預備的永恆生命
文/ 孔天予 神父
親愛的教友,很高興我們的教區生活終於恢復正常了。這個月我們會特別慶祝十一月一日的諸聖節以及十一月二日為追思已亡者節,整個十一月為煉靈月。透過聖人和真福者行走的福音道路,我們衆人都蒙召以各自的方式走成聖道路。 藉由為在煉獄的靈魂祈禱,讓我們瞭解「死亡並非生命的毀滅」。同時也領略「諸聖相通功」《天主教教理946-962》的意義;那些已去世的人們仍與我們信友團體-基督的奧體緊緊相聯,基督藉著祂的死亡與復活,已成了生者與亡者的主。 這些禮儀特別提醒我們不要在繁碌的生活讓我們忘了最簡單但重要的事"我們人生的終極目標是永生(Eternal life),永恆的生命",天主的聖言「永生就是:認識彌,唯一的真天主,和彌所派遣來的耶穌基督。」(若望17:3)
我們都是仍在現世旅途中的人,在地上的生活不是永遠,我們渴望進入那天主為了愛祂的人所準備的永恆福樂天國。此時,你或許會問「那難道我們在世上所做的一切是不太重要的嗎?」。恰恰相反;我們經歷過的每一刻都是往天堂的路邁進,像是通往天堂的一層層階梯。從天主經中的「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我們知道人間與天上有一個很明確的連結。那麼要如何為進入天堂做準備呢?
接受天主給我們的人事物,無論我們在何時何地遇到何人何事,要愛每一個當下,這也是聖人之所以成聖的意義。聖人不代表是一個完美的人或是唸很多經的人或是做了什麼特別事的人,聖人是在每一個當下認得天主,以天主的愛來面對遇到的人事物,知道那個當下是天主為我們所預備的。希望各位經由煉靈月的慶祝與祈禱,讓我們更能認識到生命是上主所準備的一份禮物,每一段時間都是寶貴的。
在這個月的保祿咖啡故事館,我們會特別談到關於生命的一些議題,在此鼔勵教友踴躍參與。我們將討論到為什麼教會不接受安樂死?為什麼教會反對墮胎?等議題。就是因為生命是神聖的,是一份禮物。我的存在代表我是被愛的、是被天主需要的、被天主創造的。瞭解自己是重要的是被愛的,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透過諸聖節以及為亡者的祈禱,我們可以更珍惜當下,更愛自己與愛護別人以及尊重他人。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柯神父從2008年至今在新莊堂的服務與陪伴,我們感謝他這些年擔任本堂與副本堂神父的辛勞,天主為他安排了另一個服務的方式。讓我們繼續為柯神父祈禱,也同時歡迎新接任的王新盟神父,希望他和我們一起在堂區走向成聖之路。
隨著疫情趨緩,政府開放集會人數限制。十一月的聚會將沒有人數的限制,請各位教友多多來聖堂禮敬朝拜天主。也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參加聖堂的活動,許多因疫情未能來聚會的朋友們,可別繼續待在家裡,歡迎回到我們的家重新與天主相遇,再次發現天主所賜予的生命是何等的寶貝,共同體驗天主大家庭的美好。
“教宗三鐘經:我們衆人都蒙召走成聖道路,勇於逆流而上”, Vatican news, 2020 November 02
“煉靈月的全大赦”, 鹽與光傳媒, 2019, October 31
信仰生活分享
一個實踐行動的團體
文/鍾奇芳姊妹
這是個染上秋意涼涼的下午,我參加了一個暖暖的團體開學聚會,尤其在這個疫情時期,能天時、地利、人和的聚在一起,我們有著難得珍貴,並非理所當然的恩寵,感謝天主賜給我們的美好。
聚會中,我們再次聆聽朱撒尼神父 (Fr. Luigi Giussani)在1976年12月5日在大學生神操中的演講錄音,朱撒尼神父鏗鏘有力、殷切熱情的態度與原音重現,令人震撼,感受到天主給朱撒尼的神恩如此奇妙,也再次提醒我們,透過團體,耶穌擁抱現在的我。
這是我第3年參加共融與釋放團體開學聚會,2年多的時間在讀書會中共讀朱撒尼神父的著作-「基督宣言的起源」、領導人朱利安.卡隆神父撰寫的-「在祢眼中的光芒」……。藉由神父的導讀,一步步帶領我更加認識自己的信仰,不僅止於順應天主的安排,而卻不知接下來要順應的天意是甚麼?讓我在共讀、分享中,體會到耶穌的真實臨在,體現於對自我意識的理解與在「行走」中看見生命的新意與更美的眼光,即在行動生活中靠近主耶穌基督。知道天主是愛,從生活行動中,我每一刻都可以從『虛無』中被召喚出來,只要緊緊抓住主伸出來的那隻救援的手。而團體的可貴,便是在這個逐漸意識到自己擁有主愛的成長過程中,有一群人的友誼關係與耶穌陪伴中,彼此支持與學習。
參與共融與釋放團體,我認識到這是一個實踐行動的團體,跟隨耶穌基督的生活方式,生活化的信仰,教我回應天主的方式是不斷的意識到自己,了解自我的價值與愛,知道我們的神恩,來自於耶穌基督選擇我們生活的方式。而這些自我覺察,是一次次的意識到自己,體會到生命的新意與祂的臨在。這樣的進行式,正在每個當下進行,讀書會正在讀的是卡隆神父2021年神操的內容:「還有盼望嗎?」是對疫情時代的回應與活在當下、探索生命終極目標的議題研讀,歡迎大家一起參與學習。
信仰生活分享
違法徵收的信仰
文/鍾子禪 姊妹
我在一場政府違法徵收的會議裡,認識了擔任顧問律師的Y,後來在其他派對、聚餐,也常常遇到Y。
我們喜歡聽他聊無罪推定,怎麼把繁雜的人權議題,用販夫走卒可以理解的邏輯,像是一個在菜市場哩,講解無罪推定的蘇格拉底。或者我也喜歡看他跟執政者的拉鋸,節制的拔刀,又抽刀,話裡埋針的,話中藏話的舉手投足,要怎麼說呢?他的氣,像是我認識的典型的政治明星。
後來我們很長一段時間都玩在一起,我們聊尼采、齊克果、胡波的電影,我們看血觀音的時候會想到對方,在這種人際渡洋上,知道對方都是站在浪尖上的人。
Y是國內少數專精環境法的律師,大部分律師不喜歡做這方面的訴訟,原因是這些跟環境議題、政府違法徵收的議題,多半是賺不了錢的案子,他的客人都是一些,在生活上有困頓、弱勢的,那些耶穌說的,最小的弟兄,都是他的客戶。
他出身微寒,理解艱苦人的難處,常常對客戶做出過多的服務,甚至不願意拿錢。Y一畢業就考到律師執照,這根本是典型台大生的菁英律師歷程,他有時候會眼睛透明的,像鬼魂的,問我,如果我父親不是撿回收的,如果我不需要花這麼多時間打工養家,我可不可以有時間,準備去哈佛念書?
有時候經濟壓力極大時,Y會問我:「子禪你去殺個人好不好?」
我:「好啊,那要殺誰?你討厭的人喔?營建部的?」
Y:「誰都沒差啦,你殺人再委託我,我才有錢付房租」。
明明是苦悶的事,長在Y身上,就顯得黑色幽默,但那是他對抗這個世界的方式吧。
後來我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他的消息,下次有他的消息,他在越南,用斷斷續續的網路,告訴我他被藏匿在某個神父的家中。
台灣某個知名企業在越南設廠,卻非法排放汙染物,沒有人願意為這些窮困的越南農人發聲,越南的政府官員為台灣企業護航,收賄殘害自己的同胞。他投入了這複雜的訴訟,每一次他給我的訊息,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後一次了,天主要用他的死,來懲罰我了嗎?
那是個更遠,更像沙場的國度,人民被非法剝削,神父、修女們拾起這樣最小的弟兄,但神父會被設計,在暗巷裡被爆打的頭破血流,像是318學運,一個對人有單純善意,像是出水的蓮花,視淤泥為滋養自己的土壤,卻會被自己人出賣,像是被丟進麻布袋的,用警棍爆打的狗。
他回來後,我們在小年夜在寶藏巖玩了一整個下午,我要他別再去越南了,我所有時間都在祈求上主,讓這樣有才華的人,不要在浪尖上了,可不可以讓他在岸邊擱淺就好,少些才華,少了些風險。
但Y對我說:「耶穌沒有從十字架走下,我們也不該退讓」
他在這個紛亂的時代裡,在這些失速的惡裡,創造出我祖上才看過的美,為了素昧平生的人(他甚至不懂越南語),守護該怎麼好好對待一個人,而這才是人權。
他前些日子,受洗了,被那些越南的神父修女感動,我們玩在一起的日子,他都要有飯前禱告。
這是我很意外的浪漫,我們以為民主的道路,到頭來,都是主給我們的朝聖之路呀,原來我跟Y都只是朝聖者呀!
聖座訓勉
教宗叮囑藥劑師:請不要讓「丟棄文化影響你們」
(梵蒂岡新聞網)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0月14日在梵蒂岡接見了意大利醫院藥房和衛生機構藥學服務協會代表團150名成員,敦促藥劑師提高警覺,對抗丟棄的文化,遵守他們職業的倫理原則,並強調墮胎是謀殺。這個協會於10月14日至17日在羅馬舉行第42屆全國大會,主題為「藥劑師促進並解讀改變、緊急危難和計劃」。教宗在講話中強調了全國公共衛生體系在確保公共福祉和社會增長方面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間更是如此。新冠疫情正在促成有關衛生健康和醫療的組織及管理。接著,教宗指出,慈善撒瑪黎雅人比喻中的旅店主人,反映出醫院藥劑師不為人知的日常例行服務。這需要付出耐心、持之以恆、做事精確,雖然鮮為人知,但是藥劑師能藉由祈禱和愛來增進「日常生活中的聖德」。其次,醫院藥劑師與病患直接接觸,能理解病情和病患,正確地給予藥物和劑量。教宗表示,醫院的藥房往往很少受到關注,但它卻促成一切的運作,確保病人得到適當的治療。此外,教宗格外強調在個人和社會層級的倫理幅度。就個人層級的倫理來說,醫院藥劑師「始終為人類的生命服務」,這「或許會牽涉到良心異議權」。「倘若動機合情合理,行使良心異議權非但不是玩忽職守,反倒是盡忠職守」。面對阻撓良心異議權的潮流,教宗表示,這攸關倫理原則,是每個醫療專業人員不可妥協的終極責任。良心異議權也意味著譴責那些施加在毫無防備能力的無辜生命身上的不公不義。教宗說:「你們知道,我對這點的態度非常明確:這是謀殺,而且絕不准許成為它的同謀。因此,我們有義務提供關懷,我們的職責積極正面:關切各種處境,特別是婦女,以免她們考慮墮胎這條路,因為墮胎其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從社會正義的層面來說,教宗闡明,對正義和公眾福祉的尋求,必須在經濟和倫理上實踐可持續性。正如意大利全國衛生健康服務致力於提供普遍可及的醫療那樣,管理和財經準則不該只是個規範。教宗對藥劑師們說:「丟棄文化不該影響到你們的工作。」教宗最後痛斥,年長者領到的藥物劑量減半,以縮短他們的壽命,這個做法也是一種丟棄。資源的管理不該只是經濟議題,更是倫理和人性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