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訊】2025年04月

進入四旬期,又到了自我反省與補贖悔改的時間,學習讓自己沉澱一下準備心靈。

教宗的話

教宗四旬期文告:不可自以為是,卻要締造團結

        走人生路時,「既不踐踏也不打壓他人」,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或感到被排斥」:這是教宗方濟各在2025年四旬期文告中提出的勸勉,其標題是《在希望中我們同行》。
        今年四旬期,我們要戰勝「自以為是和只關心自己需求的誘惑」,更要在人生路上做個「最佳旅人」,陪伴「處境不幸和遭受暴力」的人。教宗方濟各在2025年四旬期文告中如此表示,這道文件的標題是《在希望中我們同行》。
        教宗敦促信眾與他們團體內身心靈脆弱的人進行實際交流,不可忘記那些處於邊緣地帶的弟兄姊妹。基督徒在人生旅途中「朝著同一個目的地」前進,應當在一個充滿張力和分裂的世界裡締造團結。
關懷他人的現況
        人們在聖年踏上朝聖之旅。教宗由此提起以色列子民走向應許之地的旅程。他指出,「我們在談論聖經《出谷紀》時,不能不想到今天逃離不幸和暴力處境的眾多弟兄姊妹,他們為自己和摯愛尋求一個更好的生活」。
        教宗的目光始終轉向最脆弱的人。他鼓勵基督徒在這段為復活節做準備的時期接受「一些移民或朝聖者具體現況」的質問,省思我們究竟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靜止不動」,或者我們在尋找道路來走出「罪惡及缺乏尊嚴的情況」。我們要在「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場所、堂區或修會團體」檢視我們是否「能與他人攜手同行、給予聆聽,克勝自以為是和只關心自己需求的誘惑」。
        教宗勉勵我們在這四旬期發現天主對自己的期許,好能成為「邁向天父的家的最佳旅人」。
在這條路上締造團結
        「基督徒蒙召同行,切莫作獨行的旅人。天主聖神催促我們走出自我,走向天主和弟兄姊妹,絕不可自我封閉」。
        「同行意味著締造團結,這要從天主兒女共有的尊嚴做起;同行意味著並肩前進,既不踐踏也不打壓他人,不助長嫉妒或虛偽,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或感到被排斥。我們朝著同一個方向邁進、朝著同一個目標前行,懷著關愛和耐心彼此聆聽。」
        教宗尤其向教會成員發出這份邀請:「我們要在上主的台前問自己,我們是否能以主教、神父、度奉獻生活者、平信徒的身份同心協力為天主的國效勞;我們是否對那些接近我們和疏遠的人懷著接納的態度做出具體行動;我們是否讓人感到他們是團體的一員,或者把他們邊緣化呢?」
希望引領我們
        教宗在文告的結尾處期勉信眾在這旅途上要相信希望,「對天主和祂偉大的許諾、永生有信心」。談到2025禧年的主題,即「希望的朝聖者」,教宗強調:「我們必須自問:我是否堅信天主寬恕我的罪過?或者我的行為舉止展現出一副可以自救的樣子?我是否渴望救恩,呼求天主的助佑並加以接受?我是否具體活出希望,讓希望幫助我解讀歷史事件,推動我為正義、友愛、照料共同家園而努力,盡力不讓任何人掉隊?」
        教宗最後寫道,但願希望「為我們是四旬期旅程的前景」。「耶穌是我們的愛與希望,祂死而復活且永遠活著,光榮地為王。死亡化為勝利,基督徒的信德與偉大望德即在於此:在基督的復活內!」

梵蒂岡新聞網

2025年四旬期文告-讓我們在希望中同行

 


堂區生活

認識天主教會 四旬期

圖、文擷取自輔大醫院

四旬期
        四旬期,字面意義是指四十天的時期。今天,四旬期的要素,並不拘泥於四十天之數,而是把四十天齋期與準備復活慶典相連。這期間,不單只效法並紀念耶穌曠野守齋、祈禱,對抗誘惑,而是應該準備身心善度復活佳節,以紀念基督逾越死亡,光榮復活。所以,四旬期充滿著除舊迎新的氣息,我們該有認罪及悔罪的誠意,與候洗者所懷的革新及皈依精神連在一起,使它變成一個充滿喜樂及希望的行動。四旬期的重點是要聯同基督拒絕魔誘,戰勝罪惡;為慕道者及已領洗的教友都同樣重要。

如何善度四旬期
        四旬期內的星期五,大部分堂區都舉行苦路儀式,我們可以在這大家庭共同祈禱,如果不能出席堂區的苦路善工時,可在家中祈禱、思過悔罪、多做克己犧牲、行愛德,藉苦路圖像默想重溫基督的救贖工程,並配合今天生活作反省等,都能幫助我們作好心靈準備,步武基督,與他共死同生,一同復活。

四旬期-聖週
        聖週(Semana Santa)是紀念耶穌受難、死亡及復活的基督宗教年度盛典,於天主教禮儀年曆裡四旬期(La Cuaresma)的最後一週,亦是復活節前一週舉行。從復活節前一個週日算起七天為聖週,包含:聖枝主日(星期日)、聖週星期一、聖週星期二、聖週星期三、主的晚餐紀念日(星期四)、耶穌受難日(星期五)、復活前夕(星期六)。星期日則為復活節,為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發佈留言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