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訊】2020年03月

三月開始要進入四旬期了,大家都做好心靈的準備了嗎?請孔神父來為我們說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神父叮嚀

生活即禮儀  禮儀即生活

文/ 孔天予神父

  四旬期即將開始,相信大家都知道四旬期是為了我們信仰的最高峰,就是紀念耶穌的死亡與復活而準備的一段時期,因為如果耶穌沒有復活,戰勝死亡,那麼耶穌奉天主父之命降生成人的意義就不完整,而且聖週也是基督徒每年最重要的一週,所以我們需要四旬期的四十天來準備,那個重要性就是透過聖週的在禮儀中表現出來,非常豐富且完整,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禮儀對天主教徒的重要性,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

        我們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定義來解釋禮儀,我們團聚在世上的教會,透過禮儀參與光榮教會的生活,我們常常提到聖人、聖女、天堂等名詞,卻沒有發現最接近人、聖女、天堂的時候就是在禮儀中。我們在每台彌撒中,都是與光榮教會一起讚美天主。

        就讓我們將禮儀與一件大家常做的事-畫十字聖號一起看,或許可以更深一步了解禮儀中的每個細微動作對我們的重要意義。禮儀有兩個方向,代表著天上與人世間的連結,像彌撒一開始,神父帶領全體教友先開始從上至下地畫十字聖號,口唸「因父,及子」就意味著有份恩寵即將透過彌撒禮儀從天降下。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彌撒中唱光榮頌、聖聖聖的時候,是和天上聖人、聖女,還有天使ㄧ起唱的,這是真的,有些聖人說他們曾經看到,看到天使在祭台上與我們一起唱聖聖聖,所以聖聖聖最好都要用唱的,因為天使在唱喔!另一個方向是從人世間往天上,所以在禮儀之中有恩寵自天降下,也有我們由下向上的追尋與探索,是雙向的,當我們越將自己投入禮儀,越頻繁地將自己投入禮儀,我們對天主的渴望就越堅定,天堂對我們的吸引力就越強烈。

         當我們禮儀參加將自己與天堂以垂直的方向產生連結,接著以平行的方向與身旁一起參加禮儀的弟兄姐妹結合成一體。大家都知道教會的頭是耶穌,耶穌已經光榮升天了,我們是耶穌的肢體,教會是耶穌奧體,透過禮儀,這耶穌奧體完美結合。

         禮儀不是一個回憶過去的儀式,更不是魔術,用一些特別的語言、動作達到特定的效果。在禮儀中反覆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不斷地參與耶穌的受難、死亡與復活,這種參與不是為了回憶發生在兩千年前的事蹟,這贖世工程現在持續的發生,你我透過禮儀,參與其中,所以禮儀和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有關係。這個意思不是要大家每天都一定要望彌撒,而是在禮儀中持續的學習生活,比如說:禮儀教育我們話語的重要性,在禮儀中所應答的話大部分都是固定的,那是教會教導我們的說話方式,而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但是我們平常天主祈禱,當然可以用自己最自然的方式和祂說話,可是我們仍然該學習怎麼跟天主說話。當神父說:「願主與你們同在。」你不能說:「ok,沒問題」。你應該說:「也與你的心靈同在。」大家或許覺得,禮儀中的話像有很多限制,不能隨便回答,如果不了解為何教會教導我們這樣說話的意義,久了之後就像器人在回答,反過來想,我們平常說話有沒有越來越常用禮儀中的話來表達呢?如果有就表示你有學習到教會教導我們這樣說話的意義。我們再從這個對話,深入解釋教會教導我們這樣說話的意義。當神父說:「願主與你們同在。」教友回覆神父:「也與你的心靈同在。」我們特別強調天主在我們彼此的心靈同在,這是種祝福,也這是問候別人最美好的一種話語。   

        那麼為什麼是「願」主與你們同在而不是天主與你同在?那是因為天主與你同在需要你的意願,當天主敲門,你要幫他開門才能同在。此外我們在禮儀中有需要靜默的時刻,是因為天主透過聖經將祂完全顯示給我們,但有時候我們或環境太吵,如果我們在禮儀中適當的靜默,更有機會聽到天主在當下要告訴我們的話。所以禮儀當中需要安靜,生活當中需要安靜;禮儀當中需要好好講話,生活當中需要好好講話,只要你細心體驗,這些事情都可以從禮儀中學習到,未來有機會再跟大家聊聊我們天主教的禮儀的深意與美麗。


堂區動態

四旬期是一段輕省的時期

文/ 孔天予神父

        現在正進入四旬期,所以來大家談談四旬期。復活節對基督宗教而言,是信仰的最高峰,所以教會訂定的禮儀年曆中,四旬期有40天讓我們準備心靈。進入聖週之後又有各式豐富的禮儀,都是要讓我們每時每刻感謝天主以這樣的犧牲愛了我們。為什麼是40天呢?40這個數字在聖經中就出現過,我們就說說比較重要的五次。第一次是舊約中的諾厄方舟,因為人類背叛天主,所以天主要毀滅所有的人類。天主讓大雨下了40天所造成的洪水,使所有的惡人死去,再透過諾厄與人類和好,所以背叛天主的行為造成40天的災難;第二次也在舊約聖經,在出谷紀中,天主派梅瑟帶領在埃及當奴隸的以色列人到那片流奶流蜜的應許之地,明明不需要走這麼久,但是天主就是讓他們走了40年,就是要讓背叛天主的那一世代都過世,讓新的一代進入天主所許諾的寶地;第三次是在這段期間中,梅瑟曾上了西乃山,與天主在一起,經過了40天40夜,天主不眠不休的親手將十誡寫在約版上交給梅瑟,透過他與以色列人訂下盟約,我們可以說這40天40夜是與天主和好的時間。這在舊約中的三次讓我們看到有離開天主的,也有與天主和好的,接著來看新約。

        40這個數字在新約中第一次比較重要的出現,在耶穌準備開始傳教之前,耶穌到曠野中祈禱40天,接受了撒旦的試探,他也完全拒絕了撒旦的誘惑,因為只要在天主內,我們什麼都不缺,這段時間表示耶穌這個人(他當然也是神)與天主的關係非常堅定;第二次是耶穌在死而復活之後的40天內到處顯現給門徒看,所以四旬期這段期間,也就代表整個救贖史的重要意義,我們有時會濫用天主所給我們的時間,背叛祂、離開祂,但是天主還是會在時間內不斷地照看我們,給我們機會與祂和好,所以我們要利用四旬期再次向天主認罪,承認自己是軟弱的,承認自己曾經離開天主,如此天主還是會不斷地救贖我們,為我們死而復活。四旬期是透過聖灰禮儀展開的,聖灰代表著人類的渺小,當神父撒聖灰在我們頭上,同時會講兩句話:「你們要悔改並信從福音」,或者是另一句我比較喜歡的「我們來自於塵土,也會回歸於塵土」,這帶表著人類是天主是一把土所造,將來也將回歸於天主,所以就讓我們從四旬期開始,透過守齋、祈禱、奉獻,重新學習將俗世的各種慾望 降到最低,重新修補與天主的關係,確實做到靠天主聖言而生活。


信仰生活分享

彌撒狂想

文/金信良弟兄

        耶穌,謝謝祢一直陪伴著我,或冷熱或晴雨,或走或跑或坐,在美麗的加里肋亞海邊。有時我們像朋友般侃侃而談,常忘情相視大笑;有時祢又像父親般義正嚴詞地指點教誨,時而靜默祈禱,時而輕拍肩膀為我打氣鼓勵,祢慈祥的面容總是聚精會神地聽我說著我的故事…。我總會在主日彌撒前早些來到聖堂,這個旅途中的教會,因為我已等不及要告訴祢這些日子以來我的改變了。

        結束了我們的約會,祢站立台前「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的手勢,宣告一場隆重祭典就此開始。『你們悔改吧!』(瑪四:17)祢經常提醒我應如此愛自己,這是喚起天父在我內吹一口生氣的唯一方式,祢是道路、真理、生命。「現在我們大家認罪,虔誠的舉行聖祭。」祢喜愛我全心全意奉上獻祭禮物—我自己,真誠呼求:「父啊對不起!我為我的聾盲瘸腿向祢懺悔,求祢醫治使我成全。」十字架上的祢,是多麼地渴望我及時醒寤並真正的活著。當祢領唱出「現在讓我們呼求主」,而眾人和著「上主垂憐~基督垂憐」,我總是見祢急切卻歡喜地走下來,溫柔撫慰真心認錯的人,滿滿慈愛地說『我願意!』就像當初祢動了憐憫心擁抱癩病人一樣。能被祢所愛而幸福地喜獲重生,我心中感動而高唱「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這是對祢表達最崇高的讚美與感恩。

        翻開主日福音,祢向三位路人各說了回應的話:『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任憑死人去埋葬自己的死人吧!至於你,你要去宣揚天主的國。』、『手扶著犁而往後看的,不適於天主的國。』(路九:58-62)然後我見祢突然轉身,嚴肅地問我願意是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還是願意做個與祢無關的旁觀者?我讀祢,因祢的話裡藏著對我的愛憐,就如當時我踏入風浪之中,驚慌地叫喊『主,救我罷!』(瑪十四:30)而祢立刻伸手拉住這個小信德的人,使我能輕省地背負生命重擔。祢的比喻喚醒了我陷入沉睡的感知,就如同行了祢所勸勉「己所欲應施於人」的教導,而不做祢所痛斥法利賽人的驕傲虛偽,蕩子回頭是為叫我的靈魂死而復生。『應按這聖言來實行,不要只聽,自己欺騙自己。』(雅一:22)祢在我耳邊的低語呢喃,是我不可或缺的日日用糧。祢為毫無覺知的人們身懸苦架卻仍哼著『彼此相愛』的曲調,浩瀚澎湃,從今而後我願成為祢忠實的門徒,在人群中找尋那最小的兄弟姊妹,與祢一同高歌。

        『你們拿去吃吧!這是我的身體。』(瑪二十六:26)祢微笑著擘餅分與眾人一起享用,筵席間洋溢著平安與喜樂。結束盛宴,祢親切祝福眾人並一一擁抱道別,雖不能天天見祢,但因著吃了祢的血肉,那完美的身影印烙在我如沐春風的思念中,必要永遠生活。啊!平常可惡討厭的鄰人現在突然變得可親可愛了,見證如此奇蹟,我要大聲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二:20)

        彌撒是生命的充電器,是水變為酒的歡樂宴會,是彼此相愛的行動教室。狂想的我是一顆種籽,落進你這塊好地裏。


聖座訓勉

定睛仰望苦架上的耶穌,愛德之火絕不熄滅

        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知道聖灰禮儀代表著四旬期的開始,這個月的堂訊藉著教宗方濟各去年在羅馬聖女薩比娜大殿主持聖灰禮儀彌撒的講道,勉勵教友在四旬期應定睛仰望十字苦架上的耶穌,以祈禱、施捨和禁食恢復我們與天主、與近人與自己的關係。

        「在四旬期,要重新發現我們受造是為了永遠熾熱的火焰,而非立即熄滅的煙灰;是為了天主,而非塵世;是為了天國的永恆,而非世間的欺騙;是為了擁有天主兒女的自由,而非成為凡俗事物的奴隸」。

        當天禮儀的第一篇讀經記載,上主要求祂的子民「在熙雍吹起號角,制定一個齋期」(參閱:岳二:12-18)。教宗指出:「我們總是沒有目標地快速行走,而振聾發聵的號角聲敦促我們放慢生活節奏,回歸本質」。當上主沉痛地對子民說:「你們應全心歸向我。」(岳二:12)我們明白,「塵世旅途的目標就是上主」。

         為了返回正途,在頭上施放聖灰是個重要的記號。它提醒我們反思,自己每天究竟是為什麼操心奔波?教宗表明:「塵世的事物必將消逝,猶如灰土隨風飄散。今日盛行的『外貌文化』引誘人們為稍縱即逝的事物而活,這是莫大的欺騙,因為它有如熊熊烈火,一旦燒完就只剩下灰燼」。

         然而,福音提出了「不會消逝」的三項事物,分別是:施捨、祈禱和禁食(參閱:瑪六:1-6,16-18)。「祈禱恢復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愛德恢復我們與近人的關係;禁食則是與自己的關係」。

         教宗說:「四旬期邀請我們注視:在祈禱中仰望高天,走出庸俗、橫向的生活,不再只顧自己而忘記天主。再者,是以愛德轉向他人,擺脫累積財物的虛榮心。最後是邀請我們以禁食自我反省,放下對凡俗事物的依戀,免得世俗化造成心靈麻木。」

         誠如耶穌所說:「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必在那裡。」(瑪六:21)教宗將我們的心靈比擬為「磁鐵」必須依附著某樣事物。心靈依附的對象如果是凡俗事物「早晚會變成這些東西的奴隸」;但它依附的對象若是永不消逝的那位「我們就會找到自己,重獲自由」。

         教宗最後總結道:「十字苦架上的耶穌充滿愛火,祂召叫我們與祂共度熱情如火的生活,不在塵世的灰燼裡消失無蹤。這生活燃燒愛德,絕不在平庸中熄滅。」四旬期始於聖灰禮儀「卻帶我們通往逾越節守夜的火焰,使我們在聖墓中發現耶穌的肉身並未化成灰燼,而是光榮地復活」。

發佈留言

Close Menu